【固生堂广州-梁振培中医师】失眠巧用“对药”调,心神元神都听话
作者:固生堂中医2024/10/23
科普摘要:
调治失眠,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梁振培医生,在十多年临床调治失眠的过程中,擅用“对药”,总有惊喜之获。什么是“对药”?“对药”调治失眠妙在哪?今天梁医生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心得。1何为“对药”?“对药”又称“药对”,在中医的配药组方中属于较为精妙的部分。“无双不成对”,对药就是指在药效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两味药进行组方,以增强疗效。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对药的运用,在张仲景的252张经方中,有40


调治失眠,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梁振培医生,在十多年临床调治失眠的过程中,擅用“对药”,总有惊喜之获。


什么是“对药”?“对药”调治失眠妙在哪?今天梁医生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心得。


1

何为“对药”?


“对药”又称“药对”,在中医的配药组方中属于较为精妙的部分。“无双不成对”,对药就是指在药效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两味药进行组方,以增强疗效。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对药的运用,在张仲景的252张经方中,有40方仅有两味药组成,可谓是现存最早的对药。


对药并不是随意的两味药凑合,它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或相助配对,或相制配对,或寒热、动静、升降配对,对临床各种常见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失眠巧用“对药”调


不寐即是失眠。不寐源自《黄帝内经》,“营卫失度,阴阳失衡”为其理论基础,不寐的病机总结可为:一是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阴,故在治疗失眠的基础方上,结合辨证论治,加入相应的阴阳药对,可以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半夏与夏枯草


▲性味归经与阴阳属性:半夏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为治痰、止呕的要药;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的功效。


01

半夏


02

夏枯草


《本草纲目》中记载,夏枯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其名。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因此得名。


夏枯草五月而枯,半夏五月而长;半夏自古就是治疗失眠之良药。清代医家吴鞠通有半夏一两降逆,二两安眠之说。


故在此药对中,半夏为阳药,夏枯草为阴药,此两味药暗合阴阳转化,卫阳入阴之理,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不寐。


《冷庐医话》指出,不寐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复之,即得安睡。(半夏有小毒,需医生指导下使用)


▲具体应用:半夏、夏枯草多用于肝胃不和、痰热内扰之不寐。

龙骨与牡蛎


▲性味归经与阴阳属性:龙骨性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牡蛎性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有潜阳熄风、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


01

龙骨


02

牡蛎


清代名医徐灵胎谓龙骨得纯阳之气而生,同样是清代名医的张锡纯谓牡蛎乃海中水气而成。郑钦安谓龙骨是一阳药,牡蛎是一阴药,两者共同起交合阴阳之功。


医圣张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诸方中,莫不以龙骨配牡蛎,用其潜镇功效,多是二药共用。


原因在于,龙属阳而潜于海。龙者,正天地元阳之气所生,藏于水,而不离乎水者也。龙骨配牡蛎,如蛟龙入海,如陈修园所说: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归其宅


名医岳美中认为龙骨、牡蛎共用”能纳飞越之阳气,能敛簸摇之阴气“,龙骨、牡蛎摄阳以归土,据阴以召阳


▲具体应用:龙骨、牡蛎多用于心胆气虚、心神不宁之失眠。对于多梦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尤其是神经官能症所引起的失眠患者尤为适宜。


合欢花与夜交藤


▲性味归经与阴阳属性:合欢花又名夜交花,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功能解郁安神,为阳药夜交藤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功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为阴药


01

合欢花


02

夜交藤


合欢花一味就是黄昏汤,是取其黄昏即合的特征,有交阴阳之妙。


《本草经考注》说:“合欢花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本草备要》曰:“夜则藤交,一名六藤,有阴阳交合之像。”


两药合用,共奏养血解郁、宁心安神之效及调和阴阳而得安睡之功。合欢花入心肝经,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的佳药。夜交藤偏于养血宁心安神。


▲具体应用:合欢花和夜交藤多用于肝郁气滞、情志不畅之不寐。

肉桂与黄连


▲性味归经与阴阳属性: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因其气味纯阳,能大补命门之火,故属阳药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黄连因其大苦大寒为泄心火、除湿热之良品,故属阴药


01

肉桂


02

黄连


黄连与肉桂之两药配伍,出自《韩氏医通》。清代王世雄取黄连、肉桂用药比例10:1,取名为交泰丸,意在寒热并用,相辅相成


李时珍曰:“一冷一热,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黄连与肉桂多用于上热下寒,心肾不交之不寐。肉桂性味温热,擅长补命火,黄连苦寒,善于泻心火。两药一上一下,一寒一热,共用能调和阴阳,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具体应用:适用于心烦不寐,入睡困难,伴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心肾不交证的失眠患者。


治疗失眠,需要牢牢把握阴阳总纲,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运用方药,并加入相应调和阴阳的药对,既达到了标本同治的原则,又能引导方中药力直达病所,契合阴阳调衡之意。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链接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