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生堂广州--江书婷医生】 气血不足的人,进补前4件事别做!
作者:固生堂中医2025/01/21
科普摘要:
这个冬天,你进补了吗?效果如何?●您是不是明明很怕冷、怕寒,但是一吃羊肉、桂圆就上火?●您明明体弱无力、自觉体虚,但一吃人参、黄芪就受不了?●“虚不受补”的表现一摞摞,不是爆痘就是张口疮,不是咽痛就是牙龈肿,最麻烦的还烦躁失眠、流鼻血。进补是冬天养生大事,毕竟错过了要等一年。有什么方式可以不浪费好时节,又不浪费材料,真正补进去呢?擅长调理体质的江书婷医生给大家一些思路。01进补期,4件事要避!1.


这个冬天,你进补了吗?效果如何?


您是不是明明很怕冷、怕寒,但是一吃羊肉、桂圆就上火?


您明明体弱无力、自觉体虚,但一吃人参、黄芪就受不了?


“虚不受补”的表现一摞摞,不是爆痘就是张口疮,不是咽痛就是牙龈肿,最麻烦的还烦躁失眠、流鼻血


进补是冬天养生大事,毕竟错过了要等一年。有什么方式可以不浪费好时节,又不浪费材料,真正补进去呢?擅长调理体质的江书婷医生给大家一些思路。


01

进补期,4件事要避!


1.忌穿不对


脚踝、膝盖、颈椎这些重要的关节部位都必须要做好保暖,别为了好看就少穿。染了风寒,一吃补药就容易闭门流寇,把外邪锁在体内。


2.忌睡不对


冬天最好的补药是睡觉,早点睡、晚点起,才能养阴护阳,才能不容易生虚火,进补才不容易上火。


3.忌吃不对


虚不受补背后的2个原因跟吃不对有关:


堵:进补的通道太拥挤


现在很多人体质是多偏瘀堵的,痰湿、寒湿、瘀血、气滞…于是吃下去的滋补的东西反而让瘀堵的地方更堵,在局部堆积,最终郁结、化热,结果就是出现一系列“上火”的症状。


满:脾胃承载量太大


一日三餐+下午茶+宵夜,脾胃已经超负荷。如果进补前,没有先把脾胃腾出空间,就会导致脾胃运化能力跟不上,吸收不了反而成为垃圾。


4.忌心态不对


不要想着春夏秋三季的放肆用1个冬天补回来,这个想法只会让你失望。


02

3种体质最难“补”


1.痰湿体质


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不仅使气血生化乏源,也会产生病理产物,也就是痰湿。补品属于滋腻之品,阻碍脾胃运化。


表现:腹部肥胖松软、身体沉重、额部油脂分泌过多、脸部肿胀、口粘、舌苔厚腻等情况。


2.阴虚火旺


当体内出现津液不足,脏腑濡养不好,就容易出现内热的情况。滋补药常常比较温燥辛散,更容易耗伤津液,加重内热的情况。


表现:潮热盗汗、口干、眼睛干涩、舌干裂、舌红、少苔等情况。


3.肝郁化火


肝主情志,肝郁会导致气机不流通,产生气滞,久之就会出现化火伤阴。这个时候再用滋补药不仅会妨碍气机运转,还会加重郁火。


表现: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多愁善感、易受惊吓、肋胁部或乳房胀痛等。



03

掌握4步助你补进去


1.调理脾胃


要调养好脾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要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调整,平时不吃冰冷食物、尽量不吃辛辣刺激难消化的食物,日常饮食,清淡为主、少油腻多蔬菜,注意排毒排湿。


2.辨别体质


中医认为,调养要辨体质、辨气血阴阳、辨虚实,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的调养。


3.循序渐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进补不能操之过急,找准方向,一点一点来进补,这样才能补对、补好!


4.艾灸辅助


可通过艾灸刺激人体穴位,激发疏通经络之气,艾灸有温经散寒健脾利湿、护脾建脾的作用。可多艾灸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可以经络通、气血足、脾胃不虚,这样人体才会吸收进补。


04

5个级别调补药膳推荐


按照滋补程度,膳食调补分为平补、清补、温补、滋补、峻补等5个等级。


1.平补


平补适合普通人群中偏虚的人群,平补的食物性味平和,适应性强,具有平寒不热性质平和滋补气血阴阳双补等作用。


【推荐】粳米、大豆、玉米、胡萝卜、扁豆、莲子、百合、花生、芝麻、葡萄、猪肉、鸭肉、蛋、泥鳅、牛奶等。适用于多数人的日常保健,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四神排骨汤


【材料】薏苡仁15克、莲子15克、芡实10克、白茯苓10克、山药1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莲子心去掉,与其他几味食材加水浸泡30分钟。排骨切块焯水备用。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将所有食材放入加水的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煲1小时即可。


2.清补


清补意为补中有清,清除邪气,扶正固本,以清淡平和的药物或食物滋补身体。


【推荐】苹果、梨、百合、小米、蛋、冬瓜、萝卜、干贝等。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气虚挟燥热、病后邪热未清;也适用于夏秋季的进补需求。


石斛陈皮水鸭汤


【材料】水鸭半只(约250克),石斛15-20克,生姜3片,新会陈皮1瓣。


【做法】陈皮洗净用温开水泡5分钟备用。将水鸭洗净后切块,焯水后再用生姜爆炒,去其水份。把石斛、老鸭、生姜、陈皮放入锅内,倒入温开水,开大火烧开,改小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3.温补


温补通常是食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 适用于因阳气虚弱而有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等症状的人群,或冬春季食用。


【推荐】羊肉、牛肉、鸡肉、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腰果、核桃、韭菜等。


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当归15g、黄芪20g、乌鸡半只、生姜3片。


【做法】乌鸡洗净斩块后焯水一遍,黄芪和当归洗净,以上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4.滋补


滋补是用具有滋阴补血作用的药物治疗阴虚证、血虚证的治法。滋补的药材或食材大多药性滋腻,补虚力佳,可治阴虚、血亏等病证。


【推荐】熟地黄、阿胶、首乌、桂圆、花胶等。脾胃虚弱或痰湿质人群要慎用滋补的汤水。


熟地当归鸡汤


【材料】熟地10克,当归5克,乌鸡250克,枸杞子10克,生姜2片,陈皮1瓣。


【做法】先将适量水放入煲中用大火煮沸,之后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入煲中,开大火等水再次煮沸之后改为小火煲3个小时,最后加入少许食盐即可。


【注意】此汤滋腻,痰湿、湿热体质、感冒发热人群慎用。


5.峻补


药材大多为强力补益药,如野山参、鹿茸、巴戟天、淫羊藿等。这些药物往往药效猛烈,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若服用不当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等不良反应。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链接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