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生堂深圳-非遗疗法传人刘殿全主任】每个人都可能得面瘫!别错过黄金就医期!
作者:固生堂中医2025/04/30
科普摘要:
无缘无故,突然脸就麻了、僵硬了;照下镜子,口眼也歪斜了;漱口的时候嘴还漏水、鼓腮还漏气……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一定会吓一跳吧?最近身在黑龙江的贾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检查后发现是周围性面瘫,多方治疗后效果不佳,经朋友推荐从黑龙江赶赴深圳寻求刘殿全主任的帮助。1什么是面瘫呢?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指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常见疾病。在中医属于“口僻”、“歪嘴风”、



无缘无故,突然脸就麻了、僵硬了;

照下镜子,口眼也歪斜了;

漱口的时候嘴还漏水、鼓腮还漏气……

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一定会吓一跳吧?


最近身在黑龙江的贾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检查后发现是周围性面瘫,多方治疗后效果不佳,经朋友推荐从黑龙江赶赴深圳寻求刘殿全主任的帮助。


1

什么是面瘫呢?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指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常见疾病。


在中医属于“口僻”、“歪嘴风”、“口眼歪斜”等范畴,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气不固,风寒、风热、湿热、痰湿等邪气趁虚侵入面部经络,使气血痹阻,经脉失养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面部吹风受寒易多发;夏季人们贪凉,喜吃冷饮吹空调受寒亦常见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二者发病机制不一样。


中枢性面瘫主要与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等相关,发病时多伴有头痛或恶心、呕吐,出现口角歪斜的同时常伴有肢体偏瘫乏力。


周围性面瘫由病毒感染、创伤、炎症、肿瘤等损伤下面神经或受凉、感冒、免疫力低下所致。可引起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发病前感到耳后痛或下颌角不适,精神状态一般比较好。


2

抓住黄金期,挽回“面子”

下面我们来重点说说周围性面瘫。


其表现为患侧的额纹变浅,患眼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下垂,口角闭合无力。


开篇提到的贾先生就是如此,它不仅仅影响颜值,更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曾被面瘫困扰的贾先生案例


刘殿全主任认为得了面瘫不要慌张,也不要等,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治疗的黄金时期


面瘫发病分急性期(1-7天)、恢复期(7-14天)、恢复期中期(15-28天)、恢复期后期(29天后)几个阶段。


其中发病1-7天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管水肿及神经损伤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尽早开始治疗,口服药物、中医理疗相结合,对整个疾病的预后有关键性作用。


3

治疗面瘫的“中医组合拳”

贾先生确诊周围性面瘫找到刘殿全主任又是怎么样治疗的呢?


1、 针灸/穴位注射


针灸是治疗面瘫的最佳治疗手段之一,疗效突出。刘殿全主任作为桑氏针灸第四代传人,以其独特的针法通过对头面的穴位进行刺激,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辅以人体的玄关暗窍天窗穴(颈上交感神经节)、天鼎穴(星状神经节)、腰俞穴(骶神经节)针刺与穴位注射,刘殿全主任称为“天穴”。


在针灸的基础上穴位注射可显著增加脸面部微循环血流量,促进面神经供血、供氧,促使水肿、炎症消退,降低面神经管内压力,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


2、 中药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因人施策。


3、 艾灸


对面部诸经络、腧穴部位进行艾灸,温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面神经水肿等严重情况。


4、 自我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康复,主动锻炼,促进康复。自我按摩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是提上唇肌,也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


因此,按摩时应在面瘫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


▲如何确定自己的病情在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贾先生是最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恢复是否是在朝着正常的顺序在进展的:


①首先,眼睛的恢复优先于嘴巴,通过治疗,流泪症状会明显好转,睁眼有力;


②其次,眼睛周围各块肌肉的恢复有它一定的顺序,抬头纹出现得最早,接下来会出现闭眼力量增强,眼角的皱纹出现;


③再次,下眼睑的皱纹出现,眼睛睁开和闭合越来越有力,嘴巴咀嚼也逐渐有力。随着眼睛功能的完全恢复,嘴巴的功能也很快的恢复,不包饭了、不漏水了、不咬嘴唇了,鼻唇沟也越来越深,整个面部越来越对称。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链接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