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生堂杭州-王绪鳌主任】秋冬交接的15天,3个进补方赶紧吃
作者:固生堂中医2025/11/04
科普摘要: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连高温湿热的广东,也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实打实”的冷空气。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之说,那怎么补法呢?01霜降进补三原则我们知道,冬天是适宜进补的季节,而霜降正好位于秋冬交接的阶段。此时,被湿、热、寒交杂的邪气困顿了一个夏天的脾胃,刚在秋天喘了口气,人体代谢也慢慢变好了。所以此期间,在冬天大补之前,在霜降时节进行“引补”或“平补”,为身体打好基础,是更聪明、更有效率的做法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连高温湿热的广东,也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实打实”的冷空气


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之说,那怎么补法呢?


01

霜降进补三原则


我们知道,冬天是适宜进补的季节,而霜降正好位于秋冬交接的阶段。此时,被湿、热、寒交杂的邪气困顿了一个夏天的脾胃,刚在秋天喘了口气,人体代谢也慢慢变好了。


所以此期间,在冬天大补之前,在霜降时节进行“引补”或“平补”,为身体打好基础,是更聪明、更有效率的做法。


所以,霜降进补要注意三个原则:


一宜平补,霜降时节宜选择性质平和之品,不燥不腻,为冬季进补打下基础;


二宜健脾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使补品充分吸收;


三宜育阴润燥,霜降后空气干燥,需防秋燥伤阴。


02

3个食疗方推荐


1.山药芡实粥


清代医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盛赞山药为“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的佳品。与芡实同煮,健脾固肾功效更佳。


详细配方

【材料】鲜山药100克、芡实30克、粳米50克、红枣3颗。


【做法】芡实浸泡2小时,山药去皮切块,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每日早晨食用一碗。


【功效】山药平补肺脾肾,芡实健脾固肾,粳米养胃气,红枣补气血。此粥适合脾虚腹泻、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者,性质平和,老少咸宜。便秘、腹胀者少食。


2.党参乌鸡汤


党参被誉为“平补气血之珍品”,其性平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乌鸡滋阴养血,二者合一,是霜降平补的经典搭配。


详细配方

【材料】党参15克、乌鸡半只、山药干15克(或鲜山药一段)、枸杞10克、姜片适量。


【做法】乌鸡焯水,与洗净的党参、山药、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和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乌鸡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山药健脾固肾。此汤尤其适用于秋冬季节易乏力、气短、手脚不温、面色苍白、脾胃虚弱者,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感冒发热、腹胀积滞者暂不宜。


3. 石斛清肺汤


对于近期感觉干燥特别明显、口干舌燥、甚至有点虚火的小伙伴,这款石斛清肺汤再合适不过。


铁皮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滋阴清热之力温和而有效。


详细配方


【材料】铁皮石斛10克(或鲜条2根)、麦冬15克、猪瘦肉200克、生姜2片。


【做法】猪瘦肉切块焯水。石斛、麦冬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隔水慢炖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麦冬润肺清心、养阴生津。此汤善于清除秋季残留的“燥邪”,滋养肺胃之阴,非常适合经常说话、吸烟或感觉喉咙干燥、津液不足的人群。体质虚寒、大便溏泻者少食。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链接复制成功